每一位足球迷都有一个世界杯情结。我的始于1986年。那年全家迁入一座陌生的城市,我插班进了新的中学。课间最流行的话题就是六月的墨西哥世界杯。马拉多纳,普拉蒂尼,贝肯鲍尔,苏格拉底这些如成语般朗朗上口的球星大名立刻就在我心底生根。那是一届属于阿根廷人的世界杯。马拉多纳以上帝之手和一颗世纪进球摧毁了英国人的防线,抚平了阿根廷人几年前马岛战败的伤口。圆圆的足球,第一次接触,就轻易将我俘获,踢球就成了课外活动的首选(其实那时没什么可选)。从此与万千球迷一起为中国足球的世界杯梦碎梦醒 - 此处省去一万字。
之后每四年的世界杯在不同的大洲举办。在求学和工作的路上,我依然关注着每一届杯赛:在熙嚷的学生宿舍,在宁静的陋室,在酒吧,在机场,在午夜。就像是赴四年一度的约定,不必问缘由,哨声就自然响起,血液会莫名沸腾。很自然,有了钟爱的球队,球员,喜欢的球衣颜色,执着的期待还有遗憾。当身心融入赛场,球场上的瞬息变化会牵扯着你,物我俩忘,喜忧皆为它。
在这间歇性的狂热之外,平心而论,足球尽管全球受宠(美国除外),还远不完美。裁判判罚尺度太主观。球员假摔盛行,说是增加娱乐性但其实是软弱性的表现,有时更像是马戏表演。很多比赛观赏性不足,低比分闷平的平庸比赛太常见:有人形容,看足球赛就像看墙上的漆如何风干。还有围绕着它的暴力和丑闻。
落笔前才翻出一则关于世界杯的轶事,那是1966年英格兰本土夺冠前,大力神杯如何被盗又复得的八卦趣事。年复一年,那些球场内外的恩怨情仇还在继续,历史也可被重新解读。44年了,英国人还在追逐前辈的荣光:看台上的贝克汉姆破解不了队友兰帕德的进球魔咒。30多年了,曾经两度无限接近顶峰的荷兰人又争来了正名之机。70多年了,一直在苦苦修炼追赶的西班牙人似乎就要修成正果。
立体的足球难免有阴影,我更看重它飞翔中的圆美。阳光之下,目标如此明确,结局却是万般可能!
立体的足球难免有阴影,我更看重它飞翔中的圆美。阳光之下,目标如此明确,结局却是万般可能!
07.09.2010
决赛前 (西班牙胜荷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