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星期前收拾书箱,翻出一本旧书: Real Boys : Rescuing Our Sons from the Myths of Boyhood . 作者是哈佛医学院的一位儿童心理学家。不知受过哪一季的潮气,书的边缘隐约有些水渍。平装的书页没有一丝皱折,显示不出被读过的痕迹。当年初为人父,或许是因为一时忐忑,鼠标一点就从亚马逊取得这部真经。可还是应了那句“书非借不能读”的老话,很快就把它遗忘在视线之外。十年当中,搬家五,六次,此时它不离不弃又出现在眼前,一时顿有些岁月弹指一挥间的恍然。接下来好几天,我有空就翻看这本书,居然发现作者临床千例后得出的观点大致与我的不谋而合, 而我充其量只有n 等于二的经验。不过,这份窃喜很快就被现实中的新问题抛到了九霄云外。
“爸爸,你最近是不是在读一本 Parenting book?”十一岁的大儿子在饭桌旁发问。
“你怎么知道的?”其实我并不奇怪。那本书就摆在沙发边的茶几上,“Real Boys” 两个大大的红字就印在封面上。
他狡黠地一笑,"You need a parenting book for us, and I feel embarrassed.”
“Feel embarrassed? For you or for me?”孩子的问题似乎有所针对,我不可掉以轻心。
"Of course, for us! But, aren't we good enough already?"
原来孩子不是在怜悯我,我舒了一口气,“我读那本书不是因为你”,看着一旁一言不发,似乎在专心用餐的小弟,我略微停顿了一下,“而是因为他。” 话音刚落,我突然像暴露了自己的潜意识一般,开始不安起来。
“You see! Baba reads the book because of you!”,大儿子十足一副大哥哥的口气。小弟那张原本事不关己的脸突然变得无比生动起来,筷子往桌上一扔,嘴角朝下一抿,骤然变小的双眼迅速地扫视一周,没错,此时每个人都在看着他。他的面部浮现出委屈的皱折,随即泪水涟涟。太太赶紧上前,抚摸着他的双颊, 就像安抚一只毛绒绒的宠物。
我开始审视自己的潜意识。对于相差四岁,但外貌,性情迥异的弟兄俩,我一直试图公平对待。本该是晚饭中的轻松插曲在最后却因为我而荒腔走板。Indeed, I failed.
男孩故事 (下)
“……嘴角朝下一抿,骤然变小的双眼迅速地扫视一周……”
ReplyDelete很生动的故事! 会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