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从夏令营回来说,他们上午先看完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的实况转播,然后成功发射了耗时一周自制的火箭。不确定他们对发射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比谁的火箭飞得高,且下落时又不被挂在离操场不远处招摇的树捎?过去我看完精彩的足球转播,就按捺不住踢球的冲动,似乎非亲历亲为的畅快淋漓不能够平息刹那间血液的沸腾。夏令营在时间上的精心安排,是否也已点燃孩子们的热情,从而仰慕那更高更远的目标?
随着亚特兰蒂斯号的这一次发射,航天飞机时代的帷幕正缓缓落下。上个世纪登月成功后,美国宇航局需要下一个宏大的目标,于是航天飞机的计划应运而生。宇航员们把航天飞机的发射称为蝴蝶绑在子弹上的旅行。精致脆弱美如蝴蝶的载人航天飞机把命运托付给风驰电掣的火箭,内含的风险在航天飞机时代开启时无疑被低估了。弾指一挥的三十年,地球上已有太多的变化。而外观上几乎没有什么改变的航天飞机从1981年第一次发射至今,已在大气层中穿梭百余次。在欢呼的时刻,它激发人类的勇气与豪情;在心碎的瞬间(1986的挑战者号和2003的哥仑比亚号),它又给人留下无法摆脱自身及机器局限的叹息。
几天之后亚特兰蒂斯号将最后一次挂着减速伞,安全返回。然后将被陈列在华盛顿的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美国的航天计划何去何从,人们还在争论中。这一本书合上了,却催发读者更多的想象和好奇。没有人怀疑,在人类的太空梦中,亚特兰蒂斯号的最后升空与凯旋仅是一个开始的结束(The end of a beginning)。
2011.7.8
2011.7.8
发射自己的火箭,孩子们的夏令营真是激动人心!
ReplyDelete以前一直都没太关注过航空航天技术,现在儿子说可能会学这个专业,我给不出半点儿参考意见。
“随着亚特兰蒂斯号的这一次发射,航天飞机时代的帷幕正缓缓落下。”不知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太固陋寡闻了吧:-)
激动的往往是爹妈:-) 孩子们似乎更关心有没有交新朋友, 午饭吃些啥...
ReplyDelete至于"这种说法", 这是美国宇航局(NASA)珊珊来迟, 痛定思痛的决定. 由于每次航天飞机的发射耗资巨大($ 1.2 billion vs $10 million originally estimated),财政上航天飞机计划已无以维继. 同时, 载人航天飞机危险系数太大, 设计上不适于星际旅行, 这一太空计划的终极目的. 航天飞机退役后, 美国宇航局将可以重新分配经费, 如支持无人远程空间的探险计划 (e.g. the on-going Voyager prob). 遗憾的是, now NASA has no vision, no plan.
这些只是门外话, 仅供参考. 孩子如果真对航天有兴趣(How exciting!), 他在电脑前待半小时, 就可以看到更多相关的报道.
"Mission complete, Houston" 21July2011
ReplyDeleteSizing Up Space: A Visual History
http://www.npr.org/2011/07/21/138560459/sizing-up-space-a-visual-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