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以来,满世界都在谈青春和梦想的话题,诗歌的,电影的,真实的,杜撰的, 严肃的,调侃的,都直击内心,让人无处可逃。
看着"中国合伙人",不禁也回想起当年GRE 补习班的几位面容已模糊但神采依然的老师,还有签证官曾经问过我的问题。影片的风格和叙事手法,像极了三年也让我心动的另一部电影: The Social Network。
两部电影都有真实的人物背景。一位是新东方的俞敏洪,一位是脸书的 Mark Zuckerberg。就影片剪辑而言,二者都是以一场侵权谈判为主线,用倒叙的手法讲故事。只不过一个故事主要发生在上个世纪末的中国,而另一个就发生在几年前的美国。二者都是从男人的视角,叙述了一个关于青春和梦想,有关合作和背叛的故事。爱情,这一个在类似题材电影里的常规主题,在这两部电影里都仅仅是点缀而已。
合伙人里创业中的个人意气与民族气节的不可分,反映了就在不久以前的那个时代,出国,归国学子的一份悲情。如此励志的故事最终却无法令我畅快淋漓,大概源于此。相比而言,Network 里的梦想似乎更不羁,更纯粹,是新时代的美国梦。
青春总是和梦想相连,在被荷尔蒙和多巴胺双鞭驱赶的青春战车上,有谁顾得上回答,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的问题。当年我没有上过新东方,但背过俞敏洪的红宝书。几年前开始用脸书时,我几乎还没听说过 Zuckerberg。他们是改变了我们世界的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