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21, 2011

男孩故事(下)

男孩故事(上)

小弟与哥哥不同, 出生时就有兆头。他足足九磅重,第一眼看上去比哥哥满月时还结实。哥哥两个月后开始睡整觉,而他却等到两岁多。相比他急着要奶喝时的蛮横,哥哥的急躁只能算是斯文。论星座,哥哥是安于现状,脚踏实地的魔羯,而他是我行我素,天马行空的小白羊。人们常说,三岁见老。回想起来最典型的例子真的就发生在他三岁时。一个周末的晚上,大约十点来钟了,哥俩还在房间里玩游戏。他们用积木搭成战场,将星球大战里的未来战士,机器人,各类动物模型,和日本卡通里的武士混编成敌我军队。听着他们不断发出的模拟撕杀的奇怪声响,我终于有些不耐烦了:“早已经过了睡觉时间,不能再玩了!”他俩显然玩性正酣,哥哥抬起头来,一脸恳求地说, “明天是星期六, 我们再玩会儿嘛。”我站在门口,摇头维持原判。此时小弟也抬起头,突然像刮起一阵没有任何预兆的狂风,在地毯上打起滚来,嘴里呜咽着 “不要 不要!”我心头一颤,顿时无语,扭头准备走出房间。就在我离开的一刹那,哭闹骤停,世界太平。随后立即又有声音传来,他压低了的嗓门依然宏亮:“哥,还是我厉害吧!”惊谔之余,我倍觉疲惫。知子莫如父吗?我怎么突然会觉得从此他的喜怒哀乐在我眼里都只是表象? 当然,他毕竟还只是孩子。就像如来眼中那只通体透明的毛猴子,就算有通天的本领,想必一时还翻不出我的五指山。

为人父母之难,挑战其实并不在于能否了解孩子的性情。小小生命从襁褓中走出,一举一动, 一颦一笑,早已稔熟于心。而在于如何根据孩子的品性,有所为,或有所不为。但何为最好却难以定论。由于孩子秉性天资各异,从理智上来说不应互为对照。

大概因为是弟弟,小弟的业余科目都比同龄的孩子慢半拍。游泳属于生存技能,没有逃避的余地,他还在硬着头皮坚持。用他自己的话说,I just want to get it over with。他画画还没入门,对学中文没兴趣。谈起学钢琴,他一直推脱。哥哥几天前半真半假地督促他:“小弟,你该开始了! Every Chinese boy plays piano, it's a rule. You can not break the rule!英文部分模仿的是刚从同学那儿学来的印度口音,惟妙惟肖的语调转移了每个人的注意力,笑声里,一个原本“紧迫”的话题又无疾而终。

小弟察言观色的本事似乎与生俱来,童言稚语里常有思索的火花。他满脸的调皮样,无法不让我爱怜。他那些在不经意时提出的问题,惹人开怀,令人遐思。小小男孩的世界,我也曾经有过。那儿有简单模糊的逻辑,返璞归真的纯净。若无纷扰, 那里还有天底下最多的时间,任他的想象驰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