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来埃及开罗解放广场的游行示威又让我想起89年的那个春夏。时局的动荡打破了我高中生活的平静,多少缓解了高考将临的压力。在莫名的兴奋里,懵懂的我也能感觉到父母对我前途的忧虑。五月的一天,我放学回家,路上车辆少得出奇。当我骑车来到回家必经的大桥,一辆两节的公交车赫然堵在桥顶的路中央。车上张贴着为时局呐喊的标语,在车顶上和敞开的车门口或坐或立着一群男女大学生。他们彼此交谈着,似乎对观望的路人视而不见。他们中很多人的额头上系着醒目的红色飘带,那些骄傲的面孔令我既羡慕又好奇。穿过这个不寻常的场景,下桥的柏油马路骤然开阔。我下意识地松开车把,如飞一般地滑翔中,仿佛分享到了青春无羁的快意。
多年以后我明白,那是暴力美学给我上的一课。红飘带们桀敖张扬的美感在我的记忆里留下烙印。
关于青春与理想,西方有一个流行的句式:“如果你在30岁以前不相信____,你就没有良心;如果你在30岁以后还相信____,你就没有头脑。”在空格里,可以填入共和,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等等。普金曾借用这个句式总结俄国人对前苏联的两难情结-若不怀念它,你就没有良心;若想回复它,你就没有理智。类似的矛盾情愫在包括法国大革命,辛亥革命等无数以年轻人为主体的历史事件中都留下注解。为了理想而洒落汗水,鲜血,乃至付出生命,这是青春无悔的代价。
当年那些扎着红飘带的学生们已经人到中年。和我一样,媒体互联网上潮水般的报道一定会让他们记起自己人生中的那段标竿。NPR里那位语速急促的埃及女子在记者问她究竟期待一个什么样的新政府时,简洁且坚定地回答 :a better one!她没有奢望一个多么远大的目标,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但愿这是一个可及的梦想!
乌托邦之歌
Feb 6, 2011
Feb 11, 2011
ReplyDeleteEgypt's Mubarak in Red Sea resort as protests rage - He did not resign, did not simply say "quit". Instead, he promised to form a transition committee, which reports to...him.
革命者的热情和天真对阵老江湖的冷酷与狡诈...
Protestors turned into celebrators!
ReplyDeleteA historical event unfolded,
And an epic day indeed!
Feb 11, 2011